今年,随着莲花二村的蓉芳里34-36号楼建起围墙,莲花菡菁里18-32号、凌香里31-44号、蓉芳里1-37号的35栋无物业居民楼,正式成为一个封闭式小区菡凌蓉小区。
菡凌蓉小区建于1989年,总户数约800户,有居民2450人,小区陈旧的设施、落后的管理曾备受居民诟病。去年以来,在思明区嘉莲街道的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中,这块体量大、历史遗留问题多的“硬骨头”迎来转机。经过半年的改造提升,小区不仅旧貌换新颜,而且成为居民交口称赞的宜居新家园。
近日,在嘉莲街道莲秀社区工作人员和小区居民的带领下,记者见证了这个小区的新场景、JN体育注册新变化。
2010年,蓝宏达搬到了莲花菡菁里。他很快发现,新家的环境不如想象中的舒适。小区没有围墙,道路四通八达,乱停车现象普遍。由于车流量大、水泥路面老化严重,他因此吃过一次“大亏”。
一次晚饭后,他下楼散步。因为路灯不够亮,水泥路面坑坑洼洼,他摔断了一颗牙。为此,60多岁的蓝宏达平生第一次到口腔医院看牙。后来,他晚上便不再出门散步。
改善出行条件、改造道路环境,成为居民的共同需求。2016年,菡凌蓉小区进行了第一次改造:大部分居民楼建了围墙,空地新设了部分停车位。
蓝宏达说,从开放式小区到封闭式小区,这让居民们开始有了安全感。不过,真正的转变还要从去年说起。
2023年,思明区第二批老旧小区改造启动,菡凌蓉小区迎来大规模改造提升。JN体育注册改造包括路面翻新、水电气管道、监控设施、JN体育注册生态停车位、园林绿化、智能垃圾屋等诸多内容,涉及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10月28日,顺着莲秀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,记者看到,曾让蓝宏达耿耿于怀的破损水泥路,现在是平整的柏油路,居民的“小公园”增强了夜间照明,换上塑胶地面。
时隔多年,蓝宏达又恢复了饭后散步的习惯,每天晚上都在小区里走上一两个小时。他说,“堵心路”真正变成了“舒心路”。
“不少人把小区绿地围起来,当成自家空间使用,经常呼朋引伴泡茶聊天,吵得大家没法休息。”罗秋华说,她曾通过小区业委会在微信群里呼吁,给家里装上双层隔音玻璃,社区也曾上门协调。但所有办法都不奏效,多年来,她只能忍耐。
由于历史遗留原因,菡凌蓉小区内居民私自圈地违建的现象不在少数。在本轮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启动之前,嘉莲街道和莲秀社区就将拆除违建视作重点攻坚任务。
经过多方讨论,小区党支部、业委会、城管和居民达成共识,决定采取“限时告知、入户宣导、报告执法、巡防群治”的方法拆除违建。菡凌蓉小区网格长翁志金坦言,落实到行动中,拆除违建遇到了很大阻力,“有的居民住了几十年,违建原因五花八门,很难接受一下子全部拆除。”
为了不影响旧改进度,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登门、柔性劝导。在推进过程中,有关部门刻意减少业委会介入,避免影响邻里关系。“有一户老人,我们走访了10次,对方才同意拆除门前违建。这次旧改还美化了他家门前的绿地,老人比较满意。”翁志金说。
如今,小区公共空间焕然一新,房前屋后的绿地清爽开阔。罗秋华笑着说:“现在家里的双层隔音玻璃已经派不上用场了。”
在顺利完成改造后,菡凌蓉小区业委会聘请了更多小区管理人员,工资由小区停车收益支付,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自治管理。
在莲秀社区党委带领下,菡凌蓉小区党支部吸纳社区党员、网格员为支部委员,并按照大多数居民的意愿选出15名楼栋长,业委会主任李勇还实现了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主任“一肩挑”。
改造启动前,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通过微信群、“近邻茶话会”和上门入户等渠道广泛征集意见建议,采取“搜集需求、拟定议题、议前调研、协商表决、结果应用、执行监督、公开反馈”的协商议事工作法,确保改造方案满足大多数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利益。在改造过程中,小区党支部和业委会代表居民,与社区班子、建设单位等密切联系,随时就细节问题沟通协商。
小区业委会成员张淑珍说,改造的很多细微之处都体现了居民的意愿,比如小区人行道和车道齐平、智能垃圾屋尺寸大小等。
老旧小区重焕新生,让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空前高涨,形成了良性循环。今年,小区居民自发参加了10多次洁净家园行动,主动维护小区内外的环境整洁。